精密零件加工顺序需依据零件结构、毛坯状况以及定位夹紧需求来考量,关键是不能破坏工件刚性。比如,上道工序加工不能影响下道工序的定位与夹紧,中间若穿插通用精密零件加工工序也需综合考虑;要先进行内形内腔加工序,后进行外形加工工序;以相同定位、夹紧方式或同一把刀加工的工序最好连接进行,以此减少重复定位次数、换刀次数与挪动压板次数;在同一次安装中进行的多道工序,应先安排对工件刚性破坏小的工序。此外,还可以采用刀具集中分序法,即按所用刀具划分工序,用同一把刀具加工完零件上所有能完成的部位,再用其他刀具完成剩余部位,这样能减少换刀次数,压缩空程时间,减少不必要的定位误差;也可以按加工部位分序,对于加工内容多的零件,按其结构特点将加工部分分成内形、外形、曲面或平面等,一般先加工平面、定位面,后加工孔,先加工简单几何形状,再加工复杂几何形状,先加工精度较低部位,再加工精度要求较高部位。